探訪王力宏夫婦和他們的“豬寶貝”

  編者按 為深入推進新聞戰線“走基層、轉作風、改文風”活動,9月5日至9日,省委宣傳部組織省市新聞出版單位采編人員赴蘇南、蘇中、蘇北開展異地基層實踐活動。本報記者奔赴宿遷市泗洪縣,深入田間地頭,體驗農民、漁民生活,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感、所喜所惑。今天起,本報將陸續刊發記者從泗洪發回的系列報道。

  西南崗,是泗洪縣西南部崗丘地的總稱,地處蘇皖兩省交界,是江蘇省貧困人口最集中、貧困面最廣、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。“十一五”以來,該地區被我省列入重點幫扶計畫。

  處于該地區的峰山鄉,距離泗洪縣城約40公裡,土地貧瘠,水源匱乏,目前人均年收入僅有6000元,被當地人稱為“西南崗的西南崗”。

  新一輪幫扶下,峰山人如何脫貧?記者決定去實地調研。

  9月7日上午,記者來到峰山鄉。

  沿著鄉村公路向村子裡走,路邊,一座掛著“溫氏合作養殖戶”牌子的平房引起了記者的注意。帶路的鄉黨委副書記周保江說,這是峰山鄉首批和溫氏公司合作的一家小規模養豬戶,戶主名叫王力宏。

  說話間,門口大黑狗“汪汪”的叫聲驚動了女主人孔素梅。聽說是省城來的記者,孔素梅有些驚訝。她隨即呵住看門狗,熱情地將記者一行迎進院子。

  平房共3間,分別掛著“廚房”、“住房”、“飼料間”牌子。廚房和住房就是王力宏夫妻的飲食起居之地,飼料間則是存放豬飼料和畜用藥品的地方。

  平房的左側和后邊,各有一座掛著紗門簾的豬舍。“我能進去看看嗎?”記者問。“等一等,我先給你拿雙鞋。”孔素梅拿來一雙干凈的女式雨靴,讓記者換上。孔素梅笑著說,按照規定,進豬舍不但要換鞋,要從消毒水裡趟過,還要穿上專用的工作服。

  掀開門簾走進去,水泥走道兩旁是兩排20個欄圈,每欄裡都有十來只小仔豬,見有陌生人進來,小豬呼啦啦全部跑到圈的另一頭去了。

  “這些小豬可是我們家的寶貝!”孔素梅一邊清掃豬圈,一邊和記者拉起家常。“兩邊豬舍一共存欄560頭小豬,已經喂了一個多月,現在大的已經有60多斤,猜想到明年元旦前后就能出欄了。”她扳著指頭給記者算了筆賬:“今年行情好,2月份抓的一批豬到7月份出欄,5個月就賺了9萬多塊錢,刨除各項費用,還能凈賺7萬多塊。”

  上午11點多,男主人王力宏從鄉裡買了一車豬飼料回來了。他先換上工作服,隨后一口氣拆開3包飼料,全部倒進一個推車裡。“每包飼料80斤,3包正好夠仔豬們吃一頓‘午餐’。”他說。

  12點,仔豬們準點“開飯”。記者跟著王力宏一起,把飼料推進豬舍。一見到推車,小豬們頓時擁到過道邊,哼哼唧唧地拱著欄邊要吃的。“你看,這一簸箕下去就是3斤多,每個欄的食槽裡倒上4簸箕飼料,分量剛剛好。飼料要撒得均勻,這樣才能保證每頭小豬都吃得到。”記者學著給小豬喂食,王力宏就在一邊指導。

  要把豬養好,還遠不止精確喂養這么簡單。

    記者看到,為了通風防蚊,豬舍四面墻上都開了好多窗戶,逐個安了窗紗,兩頭還裝了4臺大風扇。“豬其實很嬌氣的。冬天小豬怕冷,我們就用浴霸上的那種大燈泡給他們取暖。夏天大豬怕熱,我就用水管給它們沖澡。”王力宏說,賣了前一批豬拿到錢,他們第一時間就給每座豬舍裝了兩臺“水空調”。空調一開啟,冰涼的井水順著通路滲透下來,變成水霧揮發出去,即使最熱的時候,豬舍溫度也能控制在28℃左右。

  “夏天最熱的時候,我們倆每晚都熱得睡不著,可我老婆舍不得買臺空調,給豬裝3600元一臺的水空調她倒是連眼都不眨。”王力宏笑著告訴記者:“她總是說,這些豬就是我們全家的希望,是我們的寶貝。”

  12點半,喂完豬的王力宏夫婦換下工作服,留記者一起吃飯。(下轉A3版)

張貼留言